作者:朱苓,旅德艺术家,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博士。
“若有雷同,纯属巧合”?——艾未未作品一览(朱苓)
注:后附多名艺术家署名评论,有图有真相
去年段炼让我写一篇关于中国艺术家抄袭/模仿西方艺术家的文章,我在文章里区分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抄袭/模仿。一种是暗中抄袭/模仿,稍做修改,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(如蔡国强的《撞墙》模仿博伊斯的《狼群》)。 另一种是公然的抄袭/模仿,抄袭/模仿者公开承认他的榜样是谁,美其名曰是用当代手法“演绎”,仿佛这样就能将他挪用他人劳动果实的行为合法化(如缪晓春 “演绎”米开朗基罗)。还有第三种情况,很多朋友称之为 “撞车”,也就是说是“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”,纯属冤枉。但我个人认为,即使当事人确实是无心,那也只能说明两个问题——1. 他对美术史了解不够,自己在炒别人的剩饭都不知道 2. 他的作品概念太简单,太容易被别人想到。这样不管是有心无心,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——即当事人是位二流艺术家。
我上一篇关于艾未未的文章《艾未未——中国艺术的悲剧》,有些朋友批评我攻击艾未未人太多,讨论作品不够。这个批评我接受,所以今天再开个话题,希望能和大家讨论讨论艾未未的作品。(不过话又说回来,上一篇文章批评我的朋友,没有一个回答我的问题,即艾未未的“茶房”比德国的圣诞美食“蜂蜜蛋糕房”高明到哪里去。)
艾未未的 “艺术”作品,涵盖了我在上面所列举的三种情况,下面有图为证。至于这些“雷同”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,只能请各位朋友自己定夺。如果都是有心的,那说明艾未未创作“取材很广”,连个足球模型也不放过;如果都是无心的,那我只能说艾未未是中国艺术最冤的冤大头。
左图是艾未未2007年的作品,右图是俄国著名建筑师Vladimir Tatlin 1920年未建成建筑“第三国际纪念塔”的模型。艾未未毫不避讳他是引用Tatlin的模型。
左图是艾未未的作品《一吨茶》,中图是博伊斯成立的党派“德国学生党”(这个党今天还存在!)接班人Johannes Stüttgen和同僚用100公斤蜂蜜做的纪念物(不是艺术品/商品!),用来纪念博伊斯和博伊斯的精神导师,欧洲“人智学”的创始人Rudolf Steiner。2007年卡塞尔文献展的时候他们把蜂蜜块拉到卡塞尔,向路人宣传博伊斯关于“直接民主”的理念,右图是美国艺术家Richard Serra 60年代的作品《一吨支撑物》(注意作品标题的类似)。
左边是艾未未在2007卡塞尔文献展上的作品,右边是意大利60年代著名艺术流派“arte povera”(贫穷艺术)代表人物Michelangelo Pistoletto于1978年做的作品。注意Pistoletto用的是欧洲古典式的镜框,艾用的是中国古典式的门框,纯属巧合?
这个例子是从Art-Ba-Ba社区上来的,右边是美国艺术家Robert Therrien 1993年的作品。
左边是艾未未2007年纽约索斯比拍卖的拍品,右边是足球的模型(也和艾未未的作品一样是“五边形”和“六边形”的结合。)
左边是艾未未的“茶房”,右边是德国著名雕塑家Wolfgang Laib的米房,Laib先生用自然材料搭房子搭了几十年了,米是他最喜欢的材料之一,估计这也是艾未未不敢用米的原因吧——怕“撞车”撞得太明显了。另外请注意艾未未也和Laib一样把茶叶铺在房子的周围,纯属巧合?
左边是艾的作品,右边是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Sol LeWitt1991年的作品。
左边是艾的作品,右边是美国著名艺术家Robert Rauschenberg 1998年的作品。
附件:多名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评论
是不是艺术不知道,反正我觉得很难看!
回复删除看来艾在艺术界不得人心呐。。。
回复删除小学时候老师就说不能抄袭别人的,艾未未可耻啊!
回复删除雷同多了,怎么都巧合到艾未未身上了呢?
回复删除艾未未的抄袭也是一种本事啊,将名言“换汤不换面”发挥的淋漓尽致啊
回复删除强烈鄙视艾未未这种抄袭行为!
回复删除艾老不会说他们都是抄袭你的吧? 有傻子会信哦!
回复删除支持作者,去他妈的艾未未!
回复删除